服务器常用命令


1. 一、程序测试的常用命令

其中top内存监控输出的文件里面,每行对应的数字分别与如下对应。

2. 二、运行的Shell脚本

  1. 首先在Linux系统中新建一个文件。

  2. 之后在mlcs.sh文件中输入要运行的命令:

    kill -9 进程id  # 提前杀死进程,只限于咱们自己用户下的进程
    

    > 将内容输出到文件里面,如果原文件存在,则直接覆盖。

    >> 将内容输出到文件里,如果原文件存在则直接追加到原文件中。

2.1. 内存监控命令

top -b -c -d 2 | grep "你想监控程序的那个名字,能唯一识别就行" > "输出到的文件名字"

例如,我要监控名字里面包括mlcs.exe的这个进程,将信息输出到同级目录下的memory.txt这个文件里面:

top -b -c -d 2 | grep "mlcs.exe" > "memory.txt"

其中-d参数代表几秒监控一下内存,这里设置每2秒监控一次。

删除所有包名称包括mlsc.exe的进程

pkill -f me_test.sh

断开终端也可运行某程序的命令:

nohup 要执行的命令 > output.log 2>&1 &

比如我要执行程序的命令是mlcs.exe

nohup ./mlcs.exe > output.log 2>&1 &

其中output.log就是日志输出,随便什么名字都行,默认存储到当前路径下。

touch mlcs.sh  # 其中mlcs是文件名,随便起

比如我要循环执行某一个程序:

for ((i = 1; i <= 12; i++))
do
    for ((j = 1; j <= 20; j++))
    do
        # 要循环执行的命令
        # 其中可以通过${i}或者${j}获得i和j的变量值,进行命令拼接
        # 比如其中${i}就是获得变量,将最后运行的结果输出到result.txt中,
        # 其中结果指的是在命令行输出的结果
        ./w_mlcs.exe ${i} >> result.txt
    done
done

一定要在Linux系统中手动输入,不要从在Windows系统下输入,然后将文件传到Linux中,他们两个系统的编码方式不同,否则会运行失败。

chmod 777 mlcs.sh
./mlcs.sh

文章作者: 小白菜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小白菜 !
评论
  目录